牛樟芝的簡介

牛樟芝又名「牛樟菇」、「樟菇」、「窟內菰」、「紅樟芝」、「神明菇」…等稱謂。
標簽︰臺灣一級保護物種
產地︰全世界臺灣僅有
學名︰Antrodia Cinnamomea
別名︰牛樟芝、紅樟芝、陰陽對口菇、神明菇生長環境︰寄生于牛樟樹中空洞樹身內
牛樟芝的分類學研究始於1989年。當年,臺灣賴敏男博士從苗栗天狗山莊採集到野生牛樟芝,並委託台北醫學院蘇慶華教授轉交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臧穆教授進行鑑定,開啟了牛樟芝的科研之旅。1990年臧穆教授和蘇慶華教授首次發表研究資料,將之歸類為靈芝屬(Gauoderma comphoratum Zang et Su. Sp. NoV.),命名為 Ganoderma camphorata 。1995 年, 張東柱 博士依據牛樟芝子實體外觀、氣味、生長速率、孢子顯微架構特性,判定應為多孔菌科 Antrodia 屬之一種,命名為 Antrodia cinnamomea(Chang and Chou ,1995)。直到 1997 年,吳聲華等人整合前兩次文獻內容後重新發表,將牛樟芝命名為 Antrodia comphorata 。
確定牛樟芝屬於真菌界(Fungi)、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同擔子菌綱( Homobasidiomycetes)、無褶菌目( 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薄孔菌屬(Antrodia)。所以牛樟芝也稱牛樟菌。最後於2014年6月15日,由台灣中研院主辦之一台灣特有種牛樟芝(菇)(Antrodia cinnamomea)子實體【牛樟木】(2014 藥用菇類台灣牛樟芝國際研討會)中,統一最新標準 暨正確學名向全球發佈牛樟芝之命名(Antrodia cinnamomea)為準。
臺灣珍寶
牛樟芝不是靈芝,兩者並不同種,牛樟芝是台灣獨有的品種,全世界只生長在台灣山區,海拔450 ─ 2000公尺間,百年以上且列為珍寶級保育類的牛樟木樹上。牛樟芝於牛樟木樹腐朽之內壁的中空處長出,或枯死伏倒之牛樟木樹蔭暗潮濕的表面長出,因此發現十分不易。牛樟芝有強烈而特殊的牛樟香味,外觀成平板狀或鐘乳狀,背面呈不規則木紋皮黑褐色,表面為漂亮橘粉紅色,成孔狀,內有孢子為原生牛樟芝的特色。
目前目前牛樟芝在台灣主要分佈在以下四大區域︰
❶桃園復興鄉、角板山;❷苗栗南庄鄉、三灣鄉;❸南投竹山鎮、水里鄉;❹高雄六龜。其餘地區則十分少見;而牛樟芝它的生長期也僅限於每年的六月至十月。
牛樟芝的生理活性成分
牛樟芝具有許多的複雜成份,由現代的分離分析科技得知,牛樟芝的生理活性成份為:

牛樟芝的生理活性成分 |
簡介 |
三萜類(Triterpenoids) |
三萜類化合物是牛樟芝中最重要的化學成份之一,也是牛樟芝之萃取物中苦味成分來源,目前研究結果得知,在每種靈芝內的三萜類含量約 1 ~ 3%,而牛樟芝依生長條件有10 ~ 45% 的三萜類含量。 |
多醣體(Polysaccharides) |
所謂多醣體-是由數十萬到數百萬的單醣類(如葡萄糖)等組織而成。其最主要功能為增調節人體的自然免疫力。 |
腺苷(Adenosine) |
為人體遺傳基因的主要成份之一。 |
超氧歧化酵素(SOD) |
超氧歧化酵素(SOD)為生物體內超氧自由基的首要清除酵素,具有高抗氧化性機能。 |
麥角固醇(Ergosterol) |
可麥角固醇是維生素D的前驅物,維生素 D可以增進鈣吸收。幫助骨骼與牙齒的生長發育。促進釋放骨鈣,以維持血鈣平衡。有助於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生理。 |
維生素(Vitamin) |
富含維生素 B 群、B6、 B12 等;富含鈣、磷、鋅、鍺等元素。 |
氨基丁酸(GABA) |
屬於γ-胺基酸,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 |
免疫球蛋白(Immunity Protein) |
是一種主要由漿細胞分泌,被免疫系統用來鑑別與中和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大型Y形蛋白質,僅被發現存在於脊椎動物的血液等體液中,及其B細胞的細胞膜表面。 |
核酸(Nucleic Acid) |
包括腺苷、核糖核苷酸、腺嘌呤、尿嘧啶等物質,均有重要生理活性。 |
氨基酸(Amino Acid) |
提供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
凝集素(Lectin) |
是一種對醣蛋白上的醣類具有高度特異性的結合蛋白。 |
木質素(Lignin) |
是一類複雜的有機聚合物,在細胞壁的形成中是特別重要的。 |